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歌手专栏 歌手专栏
云南山歌歌词大全三月六_云南山歌歌词大全三月六日
ysladmin 2024-08-06 人已围观
简介云南山歌歌词大全三月六_云南山歌歌词大全三月六日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云南山歌歌词大全三月六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云南山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云南山歌歌词大全三月六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云南山歌歌词大全三月六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民歌民谣
2.山歌之乡——印象四堡
3.云南的歌会《作业本》课外阅读答案。急~~急~~急!
4.云南民族节6月有什么节`2015年最新
5.江苏的民歌童谣
6.云南有哪些风俗
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民歌民谣
一 求一些民歌、民谣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丫
又香又白夸
让我来将它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啊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丫
又香又白夸
让我来将它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啊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丫
又香又白夸
让我来将它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啊茉莉花
《太湖美》歌词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哎嗨唷太湖美呀太湖美。
第二段前面同第一段然后是:红旗映绿波哪,啊春风湖面吹哪,啊水是丰收酒,湖是碧玉杯,装满深情盛满爱,捧给祖国报春晖,哎嗨唷太湖美呀太湖美。
《紫竹调》歌词一
燕燕也许太鲁莽
有话对婶婶讲
我来做个媒
保侬称心肠
人才相配门户相当
问婶婶呀
我做媒人可象样
问婶婶呀
我做媒人可稳当
燕燕侬是个小姑娘
侬做媒人不象样
只要做得对管啥象不象
我来试试也何妨
燕姑娘我就听侬讲一讲
我家艾艾许配哪家年轻郎
婶婶啊侬听着
就是东村的李小玩
迭份亲事勿稳当
配了迭门亲村里相有人讲
年轻姑娘太荒唐
叫婶婶呀
婚姻只要配相当
配相当啊
哪怕人家背后讲
我也来学一学五婶娘
迭门亲事世无双
小玩人才生得好
村里哪个比得上
放了镰就是镐
劳动生产好榜样
而况且小玩艾艾早相爱
正好一对配成双
配成双
《紫竹调》歌词二
一见紫竹心情摇
多少梦中谁吹萧
花落有几度
花开有几朝
难忘家乡紫竹调
问哥哥呀
绿水铺盖心中绕
问妹妹呀
青山可在怀里抱
阵阵春风微微笑
江南处处春来到
小伙逗红影
姑娘插秧苗
天接春来紫竹调
问哥哥呀
年轻可像绿芭蕉
问妹妹呀
芳心可像红樱桃
小小春雨悠悠飘
水乡处处涌春涛
笑声波中散
渔歌浪里飘
水面荡起紫竹调
走天涯呀
难忘江南家乡好
走海角呀
难忘家乡紫竹调
《拔根芦柴花》歌词
叫啊我这么里来,我啊就来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清香那个玫瑰玉兰花儿开。
蝴蝶那个恋花啊牵姐那个看呀,鸳鸯那个戏水要郎猜。
小小的郎儿呐,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
金黄麦那个割下,秧啊来栽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洗好那个衣服桑来。
洗衣那个哪怕啊黄昏那个后呀,桑那个哪怕露水湿青苔。
小小的郎儿呐,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
泼辣鱼那个飞又跳,网啊来抬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情郎那个劳动来呀比赛。
情姐那个勤劳啊山歌那个唱呀,情郎那个送姐把谜猜。
小小的郎儿呐,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
二 民歌民谣有哪些
民歌民谣有:《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童年》、《窗外》、《理想》
1、《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是老狼1994年演唱的一首歌曲(校园民谣代表作),由高晓松作词、作曲、编曲。收录于1995年5月发行的专辑《恋恋风尘》中。1995年,这首歌曲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观众评选最喜爱节目金奖” 。
2010年,“华语金曲奖”30年经典评选于12月12日广州影音展揭晓,《同桌的你》入选“30年30歌”。
三 收集民歌或民谣
金菊花,银菊花,有因莫许万富家。
富家媳妇真难做,对面春米对面量,
还要讲我偷谷偷米亲(念惨,孝敬之意)爷娘,
我骨(的)爷娘遮(啥)爷娘?
金镶屋柱银镶梁,?金丝竹竿晒衣裳,
磨砖凑地金堂光,石板明堂一样长。
五更露水懒大大(读驮),勿如日中央(中午)少坐坐。
日中央懒热热(读业),勿如乌晕夜头(傍晚)慢点歇。
乌晕夜头懒 ,(惊惧、害怕),勿如起个早五更。
金菊花,穿绿衣,梳妆打扮归娘嬉。
妹妹看到笑嘻嘻,哥哥看到坐坐起,
妈妈看到忙下厨。
嫂嫂看到脱面皮,关抽屉,锁大橱。
勿食嫂嫂娘家饭,勿穿嫂嫂嫁时衣,
有娘有爷要来嬉,有(音nei,意没有)娘有爷勿来嬉。
前门出青草,后门出狼衣,再也勿来嬉。
牛耕田,马食(吃)谷,穷卖命,富享福,爷食骨头儿食肉
雅庄山背阔洋洋,黄泥浆水洗衣裳,
天雨像个太平洋,天旱像个飞机场。
雅庄是个好地方,黄泥山上变粮仓,
茶糖作物满山岗,人民生活大变样。
荆州依,挖水冲;大陈依,游毛桐(指毛桐树雕的菩萨,天旱
拾至露天祈雨);后吴依,晒胡公;塘头石下望天公。
天上下雪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亲戚朋友拉一把,酒还酒来茶还茶
金鹁鸪,银鹁鸪,飞来飞去飞义乌。
义乌桥头栽根蒲(葫芦蒲),
大蒲小蒲都打(摘)了,剩点蒲嘴(蒂)请丈夫。
丈夫嫌我蒲汤苦,清水婉茶嫌我浑,
白米煮饭嫌我乌,细纱织布嫌我粗,
剃头落发做尼姑。
尼姑做勿成,花花街狗扯布裙,
布裙扯个缺,衣裳老师补勿转。
三月三,四月八,山里婆娘拜菩萨。
株 饼,满怀塞(念刹),青柴灰,满面擦,
长毛花,满头插,满脚花鞋带鞋拔。
上阶沿喊小婶,下阶沿喂(叫)大妈(念马)。
一路走去咭啦呱,一脚溜去丈七八,
回头还要骂我三伯田岸狭。
勿知自己脚板阔勿阔?
横向量量七寸三,直向量量一尺八
山上青松高又高,地下英雄豪又豪,
强中更有强中手,好鸟(念吊)应该自惜毛
县太爷买田竖屋,乡保长食酒食肉,老百姓你愁我哭。
四 民歌民谣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大多是在劳作时舒缓心情,赞美风景时所唱,如在风平浪静,平滩行船时唱的实用性弱,抒情性相当浓厚的船工号子如平水号子,下滩号子,见景生情,即兴编词较多。
平水号子(三首)
清风吹来凉悠悠,
连手推船呦下涪州。
推船人吃得苦中苦,
风里雨里走码头。
青山绿水随船转,
前面有一个观音滩,
观音菩萨她莫得灵验,
不使劲来过不了滩!
你们看,
幺妹挺个肚子船上坐,
粉扑扑的脸上笑涟涟。
你我连手个个是硬汉,
鼓起劲来把船推上前。
吭呦,吭呦,吭呦!
大姐坐在船舱口
哥哥拉起遍河游
南京好耍南京走
北京好耍北京游。”
问答形式的有很多,基本有关植物或农事,比如各地都有流传的类似[十对花]
十对花(其一)
正月里要把那什么花儿开?正月里就把那迎春花儿开。迎春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二月里要把那什么花儿开?二月里就把那柳絮花儿开。柳絮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三月里要把那什么花儿开?三月里就把那桃杏花儿开。桃杏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四月里要把那什么花儿开?四月里就把那圪针花儿开。圪针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五月里要把那什么花儿开?五月里就把那麦儿开。麦穗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六月里要把那什么花儿开?六月里就把那水仙花儿开。水仙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七月里要把那什么花儿开?七月里就把那豆角花儿开。豆角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八月里要把那什么花儿开?八月里就把那丹桂花儿开。丹桂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九月里要把什么花儿开?九月里就把那黄菊花儿开。黄菊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十月里要把什么花儿开?十月里就把那绒线花儿开。绒线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十一月里要把什么花儿开?十一月里就把那个冰凌花儿开。冰凌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十二月里要把什么花儿开?十二月就把那腊梅花儿开。腊梅开花儿怎么大?妹子个头上要戴它。
十 对 花(其二)
我唱一来谁对一,什么花开在水里?你唱一来我对一,水莲花开花在水里。
我唱二来谁对二,什么花开花在路旁?你唱二来我对二,马莲花开花在路旁。
我唱三来谁对三,什么花开在三月三?你唱三来我对三,山桃花开花三月三。
我唱四来谁对四,什么花开花一身刺?你唱四来我对四,刺玫花开花一身刺。
我唱五来谁对五,什么花开花向日头?你唱五来我对五,向日葵开花向日头。
我唱六来谁对六,什么花开花低下头?你唱六来我对六,茄子花开花低下头。
我唱七来谁对七,什么花开花叶叶稀?你唱七来我对七,荞麦开花叶叶稀。
我唱八来谁对八,什么花开花叶叶花?你唱八来我对八,西瓜开花叶叶花。
我唱九来谁对九,什么花开花九月九?你唱九来我对九,黄菊花开花九月九。
我唱十来谁对十,什么花开花十月十?你唱十来我对十,水冬花开花十月十。
**刘三姐里的插曲
(男)哎,
什么结籽高又高咧,哎高又高。
什么结籽半中腰咧,哎半中腰。
什么结籽成双对咧,什么结籽棒棒敲咧,
哎什么结籽成双对咧,什么结籽棒棒敲咧。
(女)哎,
高梁结籽高又高咧,哎高又高。
玉米结籽半中腰咧,哎半中腰。
豆角结籽成双对咧,熟了芝麻棒棒敲咧,
哎豆角结籽成双对咧,熟了芝麻棒棒敲咧。
(男)哎,
什么有嘴不讲话咧,哎不讲话。
什么无嘴闹咂咂咧,哎闹咂咂。
什么有脚不走路咧,什么无脚走天涯咧,
哎什么有脚不走路咧,什么无脚走天涯咧。
(女)哎,
菩萨有嘴不讲话咧,哎不讲话。
铜锣无嘴闹咂咂咧,哎闹咂咂。
板凳有脚不走路咧,大船无脚走天涯咧,
哎板凳有脚不走路咧,大船无脚走天涯咧
贯穿古今的不太懂是什么意思
==============================================================
我又找了一下,你要的应该是这个答案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类
蓝花花
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
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子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兰花花好。
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定,
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
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兰花花那个下轿来,东张西又照,
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早早地死,
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手提上那个羊肉,怀揣上糕,
我冒上个性命,往哥哥你家跑。
我见我的情哥哥呀,说不完的话,
咱们俩死活哟,长在一搭。
“用提问方法,等待对方解答”类
云南民歌·猜调(张以达填词编)
1.(独)小乖乖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外外哟,街前卖嘛?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2.(齐)(小乖乖)小乖乖,你们说给我们猜: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海中间,米线长长,哟,哟,哟哟外街前卖嘛,丝线长长我跟前喽。
”互嘲互问,引经据典”类
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咿哪 山对山来崖对崖
蜜蜂花深山里来
蜜蜂本为花死
梁山伯为祝英台
咿哪 梁山伯为祝英台
咿哪 山对山来崖对崖
小河隔着过不尼来
哥抬石头 妹兜土
花桥造起走过尼来
咿哪 花桥造起走过尼来
咿哪 山对山来崖对崖
蜜蜂花深山里来
蜜蜂本为花死
梁山伯为祝英台
咿哪 梁山伯为祝英台
五 云南的歌谣
金菊花,银菊花,有因莫许万富家。
富家媳妇真难做,对面春米对面量,
还要讲我偷谷偷米亲(念惨,孝敬之意)爷娘,
我骨(的)爷娘遮(啥)爷娘?
金镶屋柱银镶梁,·金丝竹竿晒衣裳,
磨砖凑地金堂光,石板明堂一样长。
五更露水懒大大(读驮),勿如日中央(中午)少坐坐。
日中央懒热热(读业),勿如乌晕夜头(傍晚)慢点歇。
乌晕夜头懒 ,(惊惧、害怕),勿如起个早五更。
金菊花,穿绿衣,梳妆打扮归娘嬉。
妹妹看到笑嘻嘻,哥哥看到坐坐起,
妈妈看到忙下厨。
嫂嫂看到脱面皮,关抽屉,锁大橱。
勿食嫂嫂娘家饭,勿穿嫂嫂嫁时衣,
有娘有爷要来嬉,有(音nei,意没有)娘有爷勿来嬉。
前门出青草,后门出狼衣,再也勿来嬉。
牛耕田,马食(吃)谷,穷卖命,富享福,爷食骨头儿食肉
雅庄山背阔洋洋,黄泥浆水洗衣裳,
天雨像个太平洋,天旱像个飞机场。
雅庄是个好地方,黄泥山上变粮仓,
茶糖作物满山岗,人民生活大变样。
荆州依,挖水冲;大陈依,游毛桐(指毛桐树雕的菩萨,天旱
拾至露天祈雨);后吴依,晒胡公;塘头石下望天公。
天上下雪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亲戚朋友拉一把,酒还酒来茶还茶
金鹁鸪,银鹁鸪,飞来飞去飞义乌。
义乌桥头栽根蒲(葫芦蒲),
大蒲小蒲都打(摘)了,剩点蒲嘴(蒂)请丈夫。
丈夫嫌我蒲汤苦,清水婉茶嫌我浑,
白米煮饭嫌我乌,细纱织布嫌我粗,
剃头落发做尼姑。
尼姑做勿成,花花街狗扯布裙,
布裙扯个缺,衣裳老师补勿转。
这是
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
六 民谣、民歌
七 ,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民歌民谣
《小河淌水》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
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
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
望见月亮想起我阿哥,
-
一阵轻风吹上坡,吹上坡,
哥啊!哥啊!哥!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路旁的花儿正在开哟
树上果儿等人摘等人摘
路旁的花儿正在开哟
树上果儿等人摘等人摘
那个塞洛塞那个唉洛唉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
唉洛唉洛唉洛唉
塞洛塞洛类里塞洛里唉洛类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
唉洛唉洛唉洛唉
music......
丰润的谷穗迎风荡漾
期待人们割下来割下来呀
唉洛丰润的谷穗迎风荡漾
期待人们割下来割下来呀
那个塞洛塞那个唉洛唉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
唉洛唉洛唉洛唉
塞洛塞洛类里塞洛里唉洛类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
唉洛唉洛唉洛唉
姑娘们赶着白色的羊群
踏着晚霞她们就要回来要回来
那个塞洛塞那个唉洛唉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塞洛塞洛类里塞洛里唉洛类里唉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
唉洛唉洛唉洛唉
歌唱丰收的时光
歌唱繁荣的祖国
我们要为幸福尽情的歌唱
music...
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
塞洛塞洛类里塞洛里唉洛类里唉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
唉洛唉洛唉洛唉
唉洛唉洛唉洛唉
塞洛塞洛类里塞洛里唉洛类里唉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
唉洛唉洛唉洛唉
歌唱丰收的时光
歌唱繁荣的祖国
我们要为幸福尽情的歌唱
唉洛唉洛唉洛唉
有这些呢,希望纳,谢谢~~
山歌之乡——印象四堡
泼水节。云南还是我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有25个不同的民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点,最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之后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征战、拓土、商贸、屯垦、驻边等历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当今白族之雏形。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此外,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区。湖南省张家界、湘西,贵州毕节、安顺,四川凉山等地也都有白族分布。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白族民间**活动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荡秋千、耍麒麟、泼泥赐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荡秋千:白族山区森林密布,藤条纵横林间,农民与山民平时荞伐木,砍柴取暖,常于藤条蔓枝过手,练就荡藤攀索的本领,极喜爱荡秋千的活动。每年春节,山区,常在大榕树下捆绑篾索以成秋千;坝区,则在宽敞的坝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杆架绑扎秋千。最精彩的莫过于青年男女双双同荡,这时常赢来围观群众的戏耍逗趣。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无节吃羊肚菌和检鱼包肉;中秋节吃白饼和醉饼;重阳节吃肥羊;冬至节吃炒养粒和羊肉场。
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称为阿卡族)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纳西族相似。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其中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另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本民族内部各自称单位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民族的称谓也不一致。如元阳的哈尼互称糯美、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称觉围、觉交,汉族又称其为爱尼;称豪尼为布都、称哦怒为西摩洛等。在汉文史籍中,哈尼族的历史名称有: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倭泥、俄泥、阿泥、哈尼、斡泥、阿木、罗缅、糯比、路弼、卡惰、毕约、豪尼、惰塔等。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迅速扩张,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流散迁徙,出现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和夷”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当他们定居于大渡河畔之后,为适应当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开始了农耕生活。
云南省哈尼族人口163万(2010年),位居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第二。云南省哈尼族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相当久远,西双版纳格朗和的南糯山,是驰名全国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哈尼族喜用藏青色土布做衣服,土布漂染是将靛青染料放入一个容器,加水和酒溶解,七八天后开染。染后将布浸泡在牛皮制作的胶水中,用清水漂洗晒干。有些地区,洗一次衣服要重染一次,以保证色彩鲜艳。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哈尼语又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个方言,方言的分布同有关自称单位分布的地区相当。方言之间差别较大。
哈尼语特点为元音有松紧之 分,无长短之别;韵母多是单元音,复合韵母多是借用。居住在西双版纳境内的哈尼族多讲哈雅方言中的雅尼次方言。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交往,哈尼族多会讲汉语、傣语等语言。
哈尼族选择半山居,哈尼族人家都建有耳房,建有双耳房的建筑形成四合院。耳房建筑为平顶。房顶铺以粗木,再交叉铺以细木和稻草,上加泥土夯实(如今则多用水泥抹顶)作为晒台。晒谷、晾衣、乘凉、孩子游戏、妇女纺织往往都在晒台上进行。晒台成为人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闲暇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梯田农业和居家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哈尼族家庭是父权制家庭,男子主管生产、出售牲畜等大事,妇女负责家庭琐事,如饲养家畜,烧火做饭等。妇女如能多生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丈夫基本平等。子嗣婚后分住于子房或另盖房子。父亲去世后,长子迁入母房行使家长职责,瞻养老人,次子幼子成婚后即分家自立门户。过去,无子也不可招婿上门,现在可以招婿上门,也可与其他民族通婚。
哈尼族素来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来,都要以酒相待。客人落座后,主人要先敬一碗米酒,三大片肉,称“喝焖锅酒”。待客食吕讲究食多量大,真诚实惠。在筵席期间常常酒歌不断。客人离开时,有的还要送上一块大粑粑和一包用芭蕉叶包好的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吕。西双版纳的僾尼人,宴请客人有男女分桌之习。按传统习惯,家中分别设有男室、女室。只有男人可以与客人同桌用餐,妇女一般不陪客。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火塘的一方为首,首席一般由长者坐。在男室进餐,首席由男性长者坐,在女室就餐,首席则由女性长者坐。
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食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哈尼族极爱吃肉,猪、牛、羊、鸡、鸭,大块朵颐,大碗喝酒才是主人待客之礼,客从主意之道,大家聚集一堂,尽欢而散。村里有人家杀猪宰鸡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长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脏等最鲜嫩可口的部位俸敬给老者享用。哈尼人把吃鲜剩余的猪肉、牛肉制成别具风味的火熏腊肉和干巴,常年储备以待客。
傣族:即“傣泰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是泰国的主体民族,东南亚的主要民族之一。
傣泰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西部,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现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印度、越南、中国、柬埔寨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泰国境内约4700万,老挝境内约500万,缅甸境内约850万,印度境内约425万,越南境内约133万,中国境内约126万,柬埔寨境内约66万。
傣泰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语言有大泰、兰纳、暹罗(小泰)等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差距也加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文字有暹罗体、澜沧体、兰纳体、端体、绷体、哪体、阿洪体等七种字体,均由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只在形体结构上有所差异
傣族由于分布地区比较广,各地傣族在社会发展上也有所不同,因而在思想观念上也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婚姻与家庭的观念上
滇南地区的傣族,解放前还保留着较多对偶婚的残余,表现为家庭和婚姻关系不是很稳定,结婚、离婚比较自由。但由于家族和村社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关系他们对家族和村社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因此需要家族长和村社头人的同意。
滇西地区的傣族,家庭婚姻具有更为鲜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买卖和包办的基础上。一般彩礼合三百元,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要负担“开门钱”、“关门钱”、“拜堂钱”、“佛爷费”、“认亲费”、“媒人费”等,达十几种。这实质上成了妇女的身价。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于消化。
在傣族社会里,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众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一个个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的建筑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的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以元江、红河一线傣族民居为代表的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以及典雅富丽的佛寺建筑。
在滨水而居的河谷坝区,因受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的居民建筑以“干栏”(俗称竹楼)为主。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作物。整座建筑空间间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墙壁和楼板,利于保持居室干燥凉爽。
云南的歌会《作业本》课外阅读答案。急~~急~~急!
如果你到广西,千万别忘了,刘三姐的故里——宜州——罗城;如果你要倾听山歌,千万别忘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四堡片区;你在这里,将感受到最淳朴的民情、民风,亲身体验壮家小伙以盆喝酒的酣畅淋漓,壮家妹子敬酒歌、拦路歌的调皮 ,结情歌的甜蜜,抛绣球时人山人海的火热景象;将倾听到宛如天籁、浑然天成的原生态山歌……
四堡片区位于九万大山南麓,这里常年雨量充沛,森林植被完好。东面的鸡冠山与龙岸镇的泗潘村相邻,西面的羊角山与宝坛乡的平阴、白马村相邻;北部紧靠融水县的杨梅坳 ,正南则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第一高峰青明山……那么,如痴如醉的天籁之音,就深藏于四堡片区的四堡、西华、拉郎、庄洞四个村民委。其中,四堡村民委为片区中心,亦是山歌传唱较为集中的区域。景色迷人、风光秀丽,令游客流连忘返,乐不思归的四堡野马滩点缀其中,将四个村民委连在一起。发源于庄洞村的好洞和鱼西的两条小河,与发源于融水县洞马的古善河交汇,流经金洞后与融水县洞禄流出经拉汪而拉郎的小河相汇,最后汇成野性十足的四堡河。四堡河逶迤南去,将拉郎村管辖中的板腊、纳敢、群莆;四堡村管辖的板往、板坪、板坡、老街、新村、山脚、吉王、地吴、四法分割开;发源于羊角山的清冽见底的冰洞河,绕西华村管辖的四海、后头、中塘、平田、men水、排来各村屯后,亦缓缓流入放荡不羁的四堡河。
四堡野马滩,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最大的滩涂盆地,北起拉郎村民委的拉郎村,南至四堡村民委的四法屯、西华村民委的排来屯,长约五公里,宽约三公里。滩涂上引人入胜、永铭于心的莫过于那连绵不绝的野生的乌桕林,一旦到了秋季,层林尽染,红叶似火,游人如织。自古至今,即是少男少女约会的最佳选择地。
有了茂密的山林,有了清澈的水,有了好的约会之地,你得来几首山歌,阿妹阿哥的唱到月落坡。四堡片区的山歌,以桂柳话传唱,有别于宝坛、乔善、怀群部分壮族地区的山歌(做比)。一首歌分为四句,每句七字,也有首句三字,但以七字居多。山歌多以地方方言入韵(押韵),一首歌除了要表达歌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做到朗朗上口,正所谓“千条歌头,万条歌尾”,唱歌押韵放在第一位。唱山歌要有歌师、歌手。歌师绝对是记忆力绝佳之人,不但歌唱得好,而且信手拈来,随编随唱,随唱随编。歌手除了要有好的嗓音、好的记忆,还能在歌师的轻声细语中听清歌词,一字不漏的传唱出去。
水有水路,歌有歌路,唱歌也得有歌路,否则,你嗓音再好,最终也唱不到一块。正应了那句:“丢久不唱牡丹花,晓得声音nia不nia?声音nia来我俩唱,声音不nia莫唱它。”对歌的男女双方,只有歌唱到了一块,你方歌声未落,我方歌声又起,彼落此起,做到“唱歌莫给歌声断,吃酒莫给酒壶干。”这样,听的才能听得热血沸腾、如痴似醉,对歌的才唱得面带桃红、忘乎所以,进入物我两忘之最高境界。
所谓歌路,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谁无论为客为主,都首先有一方带头,就是领唱。如果头带得不好,把歌带到死胡同,那歌就没法唱了。
四堡片区的山歌,主要有半路上男女不期而遇时的“拦路歌”,也叫花歌,有口口相传的,也有随编随唱的;其次有相逢歌、苦情歌、情歌、古文歌、排歌、分离歌等等,而进到别村做客时,还有贺主、安主等山歌;再就 ,相逢歌又分初相逢、初相会,情歌又分新情、旧情……山歌文化源远流长,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尽叙,故在此就不敢瞎扯了。
笔者现将自己年轻时记忆里的一些山歌歌路,稍事编排,呈现给广大山歌爱好者,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进村歌:
一、花歌
女主:邀、劝、求(省略)
男客:男方再三谦让、推辞,然后带着女方顺着歌路对唱。
比如:
男:
心想开口又怕丑,心想开声又怕人;
又怕老人谈着弟,说弟来村不正经。
女:
心想开口莫怕丑,心想开声莫怕人;
老人也做后生过,先有日头后有天。
……
大约唱到夜晚十一点左右,主家会通知男女双方吃夜宵,这时候主唱方催客唱方去吃夜宵,推辞一番后相互起身。
夜宵完毕后,开始唱些夸奖主家的歌。例如:
二、贺主家歌(男女接龙唱)
1、
一枝二枝枇杷树,三枝四枝油麻花;
管它成唱不成唱,唱首山歌贺主家。
一枝二枝枇杷树,三枝四枝油麻芯,
管它成唱不成唱,唱句山歌贺主人。
2、
管它成唱不成唱,唱句山歌贺主人;
唱句山歌贺主家,恭贺主家年年发。
年年有,后园黄土变金砂。
唱句山歌贺主人,恭贺主家年年行;
恭贺主家年年有,后园黄土变金银。
3、
门前栽蔸摇钱树,门后栽蔸树保平;
摇钱树来树保平,早落金子夜落银。
初一早晨捡四两,初二早晨捡半斤;
初三初四不去捡,金银财宝堆满门。
4、
捡的金银有用处 ,买田买地给子孙;
上头买到云南转,下头买到北京城。
买得长田好跑马,买得烂田好养鱼;
烂田养鱼千斤重,长天跑马出孔明。
5、
余下金钱有用处,主家留来打谷坪;
又去东边请石匠,又去西边请匠人。
东西匠人一直到,这个谷坪打得成:
一打金鸡上墙岭,二打鲤鱼跳龙门;
三打桃园来结义,四打狮子配麒麟;
五打五龙来会水,六打南海观世音;
七打天上七姊妹,八打神仙吕洞宾;
九打九龙管九海,十打十龙水不清;
十一就打张四姐,十二就打穆桂英;
十三十四打完了,把妹打到月中心;
月中妹,日头不晒雨不淋;
这个贺主贺完了,这个贺主贺不成;
贺不好,洞口桃花莫笑人。
三、安主歌(男女接龙唱)
1、
一字安到主家公,公公胡子白如葱;
公公翘腿堂中坐,福禄寿喜笑融融。
二字安到主家婆,纱罗纹帐好睡着;
后生唱歌不知礼,吵闹老人睡不着。
三字安到主家爷,金银财宝年年得;
年年有,买田买地到外国 。
四字安到主家娘,寿源如同江水长;
人到三十又转嫩,花到三月又转香。
五字安到主家哥,栽蔸芙蓉配绫罗;
芙蓉配得绫罗树,金银财宝多又多。
六字安到主家嫂,生男生女得做官;
男的得坐金銮殿,女的得坐紫金山。
七字安到主家弟,锦上添花要二妻;
红裙天上陪仙女,龙王美女结成真。
八字安到主家妹,妹去南京读书回;
读书转,皇帝得见都请媒。
九字安到主家孙,儿孙代代出孔明;
儿孙代代有官做,做官坐府管朝廷。
十字安到众位良,众位好友放宽肠;
这个安主安不好,洞口桃花莫笑良。
四、罗通古文排歌(省略)
五、李元霸古文排歌(省略)
六、八仙古文排歌(省略)
七、十二时辰排歌(省略)
八、祝英台排歌(省略)
九、正月比古排歌(省略)
十、正月立春雨水排歌(省略)
十一、孟姜女排歌(省略)
十二、九字恭贺妹娇娥(男女接龙唱)
一字恭贺妹娇娥,妹是天边那绫罗;
绫罗绸缎妹家有,妹比仙女好得多。
二字恭贺妹娇莲,妹是仙人在天边;
聪明伶俐也是妹,进京考试中状元。
三字恭贺妹花枝,三十六芽一样齐;
人才赛过十三省,肚才赛过世间人。
四字恭贺妹牡丹,妹是桂花多喜欢;
妹比前朝刘金定,文武双全顶江山。
五字恭贺妹英雄,妹是仙女在空中;
妹是桂英来挂帅,天门阵内妹英雄。
六字恭贺妹祝英,妹去杭州读书行;
三只大船装歌本,九个先生送妹行。
七字恭贺妹花球,妹同八仙过海游;
妹同八仙过东海,八仙里面妹在头。
八字恭贺贵家人,妹是仙女下凡行;
妹同刘三共家住,刘三还是妹教精。
九字恭贺贵家良,妹是仙女刚下凡;
妹同刘三隔壁住,歌手出在妹的乡。
十三、十担娇娥排歌(男女接龙唱)
一担娇娥心莫多,千万莫听人挑唆;
如今世界人眼浅,架桥人少拆桥多。
二担娇娥心莫嫌,连双莫听人哄莲;
如今世界人眼浅,旁人搞乱妹姻缘。
三担娇娥在梦中,梦中得见妹英雄;
醒来却是得一梦,脚踢床板手拍胸。
四担娇娥在心怀,日思夜想路南来;
寄话许人不到妹,写信又怕人乱开。
五担娇娥心莫多,好花不用栽满坡;
我俩有心栽一朵,花不成林枉栽多。
六担娇娥天又阴,十字路头讲私情;
同妹恋情这样好,好比得吃龙的心。
七担娇娥真了心,真心恋妹不恋人;
天上云多月不亮,塘中鱼多水不清。
八担娇娥去八排,八排也有好花买;
要在八排买花栽,分朵好花同园栽。
九担娇娥去,得妹情义笼里收;
天晴落雨开来看,几多情义在里头。
十担娇娥哥真心,话语匆匆说妹知;
哥把真心说许妹,莫给塘干丢了鱼。
山歌唱到这里,应该是凌晨两点左右,接下来该唱初相逢、相会歌,情歌(新情、旧情),天将亮未亮时唱分离歌。山歌最能打动人心的是情歌和分离歌,而且歌者到这个时候,音色是最好的。唱的声音颤抖,听的唏嘘不已,有的女孩子禁不住还发出抽泣之声。
十四、初相会
男:
今日哥来妹也到,前世有缘命里招;
若是同心那就好,竹排下水慢撑篙。
女:
哥若有心下大海,老妹跟哥去蓬莱;
哥若真心把妹爱,泰山拦路妹搬开。
……
十五、情歌(旧情、新情)
1、新情
男:
妹鸳鸯,好话打动哥心肠;
今世不得成双对,死下阴间心不甘。
女:
戴帽出门天打闪,生要连来死要连;
和哥连情连到老,不连到半给人传。
男:
人死留名在世间,鸟死留声在半天;
和妹结交留名誉,留好名声给人传。
女:
生在阳间我俩爱,死下阴间共灵牌;
灵牌上面供八字,灵牌下面供花开。
……
2、旧情
男:
当初和妹坐树下,谈心谈到月影斜;
讲了几多私情话,不料反心跟人家。
女:
当初和哥坐草坡,蚊子叮脚妹帮搓;
哥你今天反心意,反情倒怪妹娇娥。
……
十六、分离歌
男:
一更一点排妹坐,哥说妹来妹说哥;
妹说情歌莫丢妹,哥说秤杆不离砣。
女:
同哥坐到一更头,眼泪同往肚中流;
我俩情深说不尽,想不说来无处收。
哥:
二更二点鸡开口,听闻鸡叫哥心忧;
忧到天亮妹回去,忧妹去了不回头。
女:
二更鸡叫双流泪,红薯进灶真该煨;
和哥有意哥莫气,久久又来伴一回。
男:
三更三点鸡叫三,情歌怄气妹心烦;
等到天亮妹回去,见天容易见妹难。
女:
同哥坐到三更时,眼泪流来洗得衣;
哥若不舍娇娥妹,久久又来伴一回。
……
十七、相送歌
男:
哥送老妹出大门,又难舍来又难分;
一对鸳鸯俩分手,哥住一村妹一村。
女:
情歌送妹出巷口,脚碰石头鲜血流;
手抹眼泪说一句,说哥痛妹在心头。
女:
哥你送妹出村头,看见水牛泪也流;
水牛水牛莫流泪,我俩分离你莫忧。
哥:
哥送老妹出村头,一路送去一路忧;
好情不得长久伴,肝肠挂在万花楼。
男:
送妹送到芭蕉岭,芭蕉结果一条心;
说妹要像芭蕉树,莫要心多去连人。
女:
情哥送妹芭蕉山,破开心事说一番;
我俩围园种灯草,大家心事共条肠。
男:
送妹送到茶子下,茶树结果压弯桠;
说妹莫学茶子树,未曾摘果又开花。
女:
情歌送妹到茶山,茶树开花白茫茫;
说哥莫看茶花贱,满岭茶花都是糖。
……
记得七十年代中期,如果要唱山歌,还得偷偷唱,生怕给工作组听到要挨批。当年我邻居阿姐结婚,晚上唱山歌落半,听说工作组来了,便急急收场。然而改革开放后,不但不禁唱山歌,而且还鼓励村民传唱山歌。一部《刘三姐》的**,传唱大江南北,蜚声海内外。而宜州(宜山)、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又恰恰是刘三姐的故乡。
我深信,在的扶持、关怀和鼓励下,四堡这块孕育山歌的沃土,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刘三姐”,越来越多的“阿牛哥”!他们将脱颖而出,走出四堡,走出广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云南民族节6月有什么节`2015年最新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学课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云南的歌会》
教材分析:《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
教学目的:
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境,体会内容和写法的上的差异。
2、深入理解云南歌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妙处。
教法、学法设计:
本文所写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情趣,根据文章这一特点,我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探究 、研读、讨论来使学生深入体会云南歌会的美,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教学思路:
本文按照“整体感悟――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致力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第二课时力求恰当地使用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从而领悟课文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能读会写生字词。
2、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如《阿诗玛》《五朵金花》以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的云南民歌片段等等)、流行歌曲演唱会及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的音像资料。教师与部分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整理、剪辑音像资料。
二、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几个场面,并学习本文的人物描写。
教学设计
(一)播放剪辑好的云南民歌音像资料并导入
1.趣味: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如:《阿诗玛》片段——彝族,《五朵金花》——白族,等等)
2.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
3.教师导入 :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我们一起来欣赏,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dūn)踞
忌讳(huì) 酬(chóu)和 铁箍(gū) 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忌讳:忌怕而隐避。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2、学生自行朗读课文,要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通过本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本文以老练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这是读者初步感知课文就可以获取的信息, 大多数学生也不会例外。 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应引导大家注意每种歌会形式的特点,如: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总结归纳:
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才智大比拼;
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金满斗会——民歌传承,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3、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
总起全文(1)
山野对歌(2~3)
分写三种场合的歌会(2~5)山路漫歌(4)
金满斗会(5)
(四)赏析品读课文:
文章对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在写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场面――山野对歌,去感受那一股扑鼻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指名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学生不难看出“山野对歌”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然后主要通过描写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教师导引:
1、同学们注意,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这就是“山野对歌”。
2、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3、“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不能。“多”说明“对调子”多数以情歌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内容。)
4、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用什么方式唱歌呢?(或见景生情、或提问、或互嘲互赞)
5、无论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大比拼?(机智才能)
6、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内容,看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刻画这个年轻妇女?(动作、神态、外貌)
7、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人物的外貌,分别从面容、牙齿、衣饰特别是对衣着的描写,你觉得这个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性情开朗、活泼、聪明、手脚勤快)
8、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明确:这是以人衬景的写法,表现出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乐。
(2)比较阅读,交流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二:沈从文的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分析人物描写)
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开放性,只要学生能看到两处人物描写的差异在于第一段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真实细致,第二段着力描绘人物的神韵气度,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喜欢哪一种写法,只要言之成理,都应肯定和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小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语言可以朴素自然,也可以浓墨重彩。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让人物符合人物的特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集体朗读2~3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文的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并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首先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二)研读品味4~5段
1.赏读“山路漫歌”。
a、默读第4段,勾画出好词好句,并与同学分享。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 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悦耳好听的山歌)
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淳朴本色美)
既然这样,但作者并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进城一路的景色。现在默读课文第四段,感受那一种离尘世很远,离心灵却很近的美。并勾画出好词好句,等会让大家分享一下。(提示:我们可以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来赏析好词好句)
例: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又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中,“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教师在让学生说得尽兴时提醒学生注意:本段要表现的歌会形式是什么?写人们唱歌的有几句话?写环境的又有几句话?目的是引入下一环节的讨论。)
b.讨论:本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三句,却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白:这些优美的语句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只有这一方水土才能孕育如此美妙的歌。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在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山鸟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交织成一支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总之,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中心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任务优美的歌!板书:以景衬人
c.齐读第4段。
2、 赏读“村寨传歌”
a.老人常说“十年难逢金满斗”,齐读第5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场面盛况空前 人多: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盛妆: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
传承民族文化——由老一代汇集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
b.齐读第5段。
(三)总结
赏读《云南的歌会》这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们似乎与作者进行了一次云南之旅。在作者引领下,我们对自然、对人、对艺术进行了一番品味,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读出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同学们,生活就像歌声一样美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也热爱那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吧!
(四)拓展延伸
民俗是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周围,滋养着你,为你的生命提供必须的养分。 民俗是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周围,滋养着你,为你的生命提供必须的养分。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云南歌会般美丽浓郁的民俗呢?(潮剧、英歌舞、舞虎狮、潮洲大锣鼓、赛龙舟……)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无防字》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难去放牛)……
板书设计:
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以人衬景(人)
山路漫歌:这是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以景衬人(景)
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点面结合(场面)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网]:://.yuwen123/Article/200908/40822.html
江苏的民歌童谣
(火把节)
主要是白族和彝族都盛行的节日,是一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节庆活动。火把节历史悠久,早见记载:白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彝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节庆期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仪式和游乐方式。白族和彝族,家家门前要竖起一个火把,村口要竖一个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插花挂果,晚上,男女老幼汇集广场,点燃火把,围着火堆唱歌,还用烛光粉扑撒火把,气氛欢快、活泼,姑娘们要把五彩手镯线放在火堆上烘烤,藉以消除邪气;刚结婚的小伙们,当火把燃烧“开斗”掸下时,便一拥而上,抢其“开斗”上的模拟刀、戈,以求早得贵子;火把节之夜,各家还备一小火把,,人手一柱,人们举着火把,同行田间,有的还骑马举火把奔驰,远远望去形成一条弯曲的火龙,场面极为壮观。这一夜,往往通宵不寐。
(白族本主节)
“本主”意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贞妇、孝子忠臣等都建有本主庙。庙宇宏伟,本主像雕塑精湛,造型美观。每逢本主诞辰,都要杀猪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之为“本主节”。本主节十分隆重,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民间歌舞表演,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本主文化。
(三月街民族节)
“三月街”又叫“观音市”。传说唐永徽年间,观音菩萨前来大理,用白语讲经说法,听众越集越多,形成集市。由于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一博南古道的重要通商口岸,因此三月街商品经济日渐发达,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集会。
每年农历3月15日至21日,是大理三月街的会期,1991年起又定为大理州民族节,故称“三月街民族节”。届时,在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麓举行盛大集会,滇西各少数民族,乃至全国各地商贾云集,中外游客纷沓而至,在这里进行牲畜、药材、茶叶、铜器等名特产品物质交易会和文艺体育盛会,规模空前,人潮如流。骑手逐角,歌声如海,真是好戏连台。“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唱歌做买卖”,这是对“三月街”热闹、欢快场面的真实写照。
(蝴蝶会)
蝴蝶会地点在蝴蝶泉,时间为农历四月十五日。相传是为白族人民纪念为反抗封建婚姻而投泉殉情的霞郎、雯姑而举行的传统盛会。
(普米族朝山节)
普米族人的朝山节在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进行。人们身着盛装,骑马或步行到附近的山上欢度佳节。除祭祀山神外,还有、摔跤、射箭等**活动。野餐后另选道路下山,不返原路,以示辞旧迎新,来年好运。
(傈僳族阔时节)
阔时节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又名“迎新节”,在每年的农历11月20日举行,节日期间,各家都喜欢用松枝装饰堂前屋后,全村老少都喜欢围在一起吹葫芦笙,跳迎新舞,唱迎新歌,并举行隆重的送魂仪式,把过去一年不好的魂赶走。节日热闹非凡,打跳对歌,射箭比赛等丰富多彩,风情浓郁。
(纳西族棒棒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节”,最有特点的是节日期间进行竹木农具的交流,附近农村的群众和小商贩在农贸市场上摆摊售货。这是一个竹、木、铁农具交流盛会,品种繁多,热闹异常。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集会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而丽江一带的农民也为备春耕购买农具和所需用品。
(纳西族骡)
骡是丽江纳西族传统民俗节日,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以交易骡、马、牛、羊等牲畜为主,还交流各地土产。大理、剑川、鹤庆、中甸、永胜等一带的农民都前来买骡马和丽江铜器,上市骡马上万头。会期还举行各种交娱活动,,演戏等是最受欢迎的节日内容。
(佛教节日)
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播帕”,即升和尚。
“痕帕洼”,即祭佛山。
“松桑卡”,时间傣历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播董”,即竖旗杆。
“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升天。
(他留粑粑节)
居住在永胜六德乡境内的他留人不过火把节,而过“粑粑节”。
农历6月24日这天早晨,妇女早起开始春糯火粑粑。每户必备一盘,每盘十二个粑粑,底层一个最大,上层一个最小,垒成塔形。早饭后,每户端着自己做的粑粑尾随葫芦笙和鼓乐队边走边舞,通过山门,走上敬献坛祭祀神灵和祖先。祭毕,大家跳起欢乐的葫芦笙舞,燃起柴火烧烤粑粑进行中餐。此间青年男女借此机对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纳西族三朵节)
纳西族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在北岳庙举行。这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护神“三朵”而举行的盛大节庆活动,除在北岳庙举行节庆活动、纳西族都要在自家举行隆重的祭祀“三朵”仪式。节日期间,纳西族群众还举行多顶文娱活动,还喜欢在此期间到野外进行野餐,开展各种交流活动。
(白族打歌节)
打歌是白语音译,即游戏,玩耍,**的意思。打歌时,人们在歌场中心烧一堆篝火,歌手分甲,乙两方。两方由一人带引,环火“踏”歌。唱者每人端一碗水或烤茶,“打”完一段歌组,喝口茶或酒,继续环火踏歌。
白族打歌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大家到大姚、双江集杜鹃花插于各处,青年男女盛装跳起“左脚舞”。
(新米节)
基诺族同胞在每年的10月份会举行“新米节”,庆贺新谷登场。布朗族的节庆大体与傣族相仿,重要的有农历六月的“尝新节”。主要是庆贺新稻谷登场,另外凡是盖新房、结婚,布朗族男女老幼均载歌载舞,举行狂欢活动。
(白族三月街)
白族三月街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到二十一日结束,历时7天。三月街为滇西最隆重,规模最大的旅游节活动,人数达数百万。其活动内容主要为、龙舟竞渡、歌舞、物资交流等。
(摩梭转山节)
农历7月25日,摩梭人便身着盛装,或骑马或步行,去朝拜泸沽湖畔的狮子山(又名格姆山)。狮子山是格母女神的化身。格母神是摩梭女儿国最高保护神。人们到山上烧香磕头,悬挂彩色经幅,敬献供品,祈求女神福佑。其间有规模盛大的、摔跤、对歌等活动和野餐,青年男女借机结交阿夏。
(苗族赶秋节)
苗族斗牛在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所以又叫“赶秋节”。斗牛比赛一般在相邻的苗族村寨轮流举行。
届时,人们纷纷身着节日的盛装,唱着山歌,吹着芦笙,牵着各自膘肥体壮的斗牛来到赛场。斗牛比赛紧张刺激,开始是众多斗牛互相挑战,赶走败者;得胜者又继续拼争,直至决出最后一对。经过拼死相争,最后胜者昂立场中,英雄无比。主持人给它戴上红花,由主人牵着它绕场一周。
(彝族火把节)
彝族传统的火把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丰盛的食品,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白天举行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等活动。入夜则点燃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
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人们汇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
云南有哪些风俗
民歌童谣
--------------------------------------------------------------
民 歌
一绣一只船,船在江心里航,绣了个姜太公,手持钓鱼竿.
二绣张果老,骑驴过州桥,张果老骑驴过的是赵州桥。
三绣和合仙,和合二神仙,又绣个刘海戏。
四绣包文正,做官多清明,白断阳来夜里断阴灵。
五绣午端阳,菖蒲配雄黄,绣了个白娘子爱许仙。
六绣六月仙,湘子持花篮,韩湘子花篮开的是牡丹.
七绣七月七,牛郎会织女,他二人隔在天河两岸里.
八绣八大仙,洞宾戏牡丹,吕洞宾戏的是白牡丹.
九绣九重阳,九月菊花黄,九天仙女绣的是鸳鸯.
十绣十大神,六路正财神,四路的福神来到咱家门
考情哥
问:俺说个一,你给俺对个一,什么开花在水里?
答:你说那个一,俺给你对个一,莲蓬开花在水里。
问:什么开花节节长?答:芝麻开花节节长.
问:什么开花一身刺?答.花椒开花一身刺。
问:什么开花一嘟噜?答:葡萄开花一嘟噜。
问:什么开花一块肉?答:鸡冠开花一块肉。
问:什么开花叶儿稀?答:腊梅开花叶儿稀。
问:什么开花不见花?答:苍子开花不见花。
问:什么开花手扯手?答:梅豆开花手扯手。
问:什么开花长胡子 l 答:玉米开花长胡子。
探 妹
正月里探妹正月正,我接小妹看花灯。看灯是意,接你是真情。
二月里探妹龙抬头,我领小妹下扬州。免受窝囊气,一去不回头。
三月里探妹三月三,我领小妹打银簪。银簪打齐备,不用你花钱.
四月里探妹四月八,我领小妹吃黄瓜。大的才打纽,小的才开花。
五月里探妹午端阳,江米粽子拌沙糖。两个咸鸭蛋,留你过端阳。
六月里探妹三伏天,洋纱褂子大镶边。请人做齐备,留你夏天穿。
七月里探妹七月七,牛郎织女会佳期,老天心大毒,拆散他好夫妻.
八月里探妹是中秋,月饼柿于共石榴。还有两只梨,留你过中秋。
九月里探妹菊花黄,我与小妹进洞房。打开红罗帐,一股桂花香。
姐在房中泪悲啼
姐在房中泪悲啼,伸手拉住情郎哥的衣,有句话儿告诉你:
当初咱俩有情意,如今对我光好发脾气,俺有啥子得罪了你?
我劝你戒酒是好意,饮酒过量伤身体,俺这全是为着你;
不让你也是为着你,**场上没有好东西,倾家荡产悔不及!
催眠曲
小毛睡,小毛乖,小毛不睡眼睁开。卖馍的咋不来,叫俺的小毛饿起来!嗯……
嗯“'”““'
小毛睡着喽,小毛的妈跳河喽。小毛睡醒喽,小毛的妈跳井喽!嗯……嗯……
逃 荒
叫了一声爹,喊了一声娘,好不该留俺在世上,比俺强!
低头想一想,房中没有粮,叹了一声叫亲娘,只好去逃荒。
进了一庄村,狗子咬破门,庄庄把俺来盘问,说俺是坏人。
东家要一口,西家要半碗,三天难吃一顿饱饭,饿得俺随风转!
大雪遍地白,浑身把糠筛,冷冷清清苦难挨,儿女靠墙歪。
要想不要饭,坚决去抗战,打狗棍一丢,换的是枪杆,跟着老彭于,跟着老彭于:
〔注〕把糠筛:涡北方言,形容冻得发抖。
老 彭: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
〔附记):《逃荒》这首民歌流行于涡北新兴集一带。当时新兴集称灵奶奶庙,是
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所在地。《逃荒》以简洁的词句、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了抗日战争
时期遭受重重压迫的劳动人民所发出的惨痛而愤怒的呼声,以及他们不甘忍受这种屈辱
生活而坚决起来斗争的情绪和意志。此歌一九五七年参加地区、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获得了节目奖和演出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录音播放
快快团结起来
田是咱们的田,地是咱们的地,咱们的田地不能让给日本鬼.大家快快团结起,参加游击队!
送郎参军
小妹妹才十九,手拉着我郎手,要送我郎参军走。
我郎有决心,参加新四军,灰色军装穿在身。
我郎上前线,杀敌去抗战,打跑鬼子再团圆。
调 军 钱晋 搜集
姐在房中间沉沉,忽听门外来调军,不知调哪军?
南军、北军都不调,单调我郎新四军,前线打敌人!
擦干眼泪说一声,再叫我郎你是听,将你送一程。
送郎送到大门口,伸手拉住我郎手,我郎慢慢走!
送郎送到庄西头,一双新鞋交郎收,跑步不发愁。
送郎送到九里村,叫声我郎记在心,别忘穷乡亲!
送郎送到涡河边,河里轮船冒青烟',我郎快上船。
轮船开走一阵风,手摇汗巾喊连声,胜利早回程!
打东洋
同胞们,细听我来讲:咱们的东邻合有一个小东洋,几十年来练兵马,东亚逞霸
强,一心要把中国亡,咿呀嗨!
“九·一八”平地起风浪,一夜里领人马强占我沈阳,东北军队几十万,半点不抵
抗,东北四省遭沦丧,咿呀嗨:
七月七,日寇更猖狂,芦沟桥开了火,行为似虎狼,烧杀奸*又掠抢.老百姓遭了
九,见了都心伤,咿呀嗨!
殃,新四军英勇世无双,领导咱打游击保卫咱家乡,咱们支援新四军,狠打小东洋,赶
鬼子享安康,咿呀嗨
(二)童 谣
不让鬼子再猖狂
红缨枪,红缨枪,枪缨红似火,枪头放金光。
拿起红缨枪,去打小东洋。
打东洋,保家乡,不让鬼子再猖狂
小弟弟真淘气
小弟弟,真淘气,拿个玉米秸当马骑。
骑到东,骑到西,骑到台湾打美帝。
邻家哥哥要娶妻
邻家哥哥要娶妻,邻家伯伯笑嘻嘻,吩咐厨子杀雄鸡
那鸡说:我会早起报时候,为啥不杀那头牛?
那牛说:我会耕田力气大,为啥不杀那头马?
那马说:我会拉车四处走,为啥不杀那个狗?
那狗说:我会在家看门户,为啥不杀那个猪?
懒猪天天不做事,要想申辩没话说。没话说,
当奶***卖儿郎
种地人,吃稻糠;
砖瓦匠,住草房;
织布娘,无衣裳;
卖盐人,喝淡汤;
当奶***卖儿郎。
看俺爷俩种庄稼
小蚂蚌,尾巴叉,公公犁地媳妇耙。
走路人,别笑话,看俺爷俩种庄稼。
大姐去瞧公公
天上有个星星,地下有个钉钉。
路上走个大姐,挎着一篮烧饼。
俺问大姐哪去?她说去瞧公公。
你公公昨的?帽子烧个窟窿。
那还值得瞧吗?大小是个灾星。
娶个媳妇没多高
小板头,弯弯腰,娶个媳妇没多高。
在屋里,怕鼠咬,在外头,怕鸡叨;
跑到河里洗个澡,给癞蛤螟摔一交。
娶了媳妇忘了娘。
小麻喳,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烙油饼,卷砂糖,媳妇媳妇你先尝。
国家要啥咱结啥
白油饼,喷喷香,勤劳多得有余粮。
有余粮,咱胆大,国家要啥咱给啥。
不怕天热累得慌
白米饭,扑鼻香,吃完米饭下田忙;
生就一双勤劳手,不怕天热累得慌
小花鸡,上磨盘
小花鸡,上磨盘,一挠挠个大皮钱。
又买烟,又称盐,还娶媳妇过新年。
布依族“三月三”的民俗价值及文化特征
云南的风俗:1、对歌
对歌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
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
2、哭婚
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
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即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
4、丢包
每年泼水节时,傣族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两行,女方把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装作不接花包,愉快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肠。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
5、阿夏婚
云南宁蒗摩梭人旧时婚俗,“阿夏”系摩梭语,为“朋友”之意,男女双方不称夫妻而称“阿夏”,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交换信物之后即可偶居。
其中走访婚最为奇特,走访婚是夜里男到女家望门访宿,次日黎明回到自己家中,不同吃不同劳动,无家庭经济联系,所生子女属女方,男女双方都可与其他人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婚姻是一种母系社会制的残余。
6、剽牛庆丰收
独龙族庆丰收的祭祀节日。每年秋季选择一天作为庆丰收日,剽牛仪式在村寨广场举行,由家族族长主持,将牛拴在广场的木柱上。
由一位青年妇女把一串珠琏挂到牛角上,经过短暂的仪式后,由一位姑娘将麻织物披到牛背上,最后由一位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将锋利的竹矛剽入牛,众人欢跃而上,开膛割肉。随后人们欢呼跳跃,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共庆佳节。
7、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和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
8、树叶信
在景颇、傈僳族中流行过的“实物信”,利用树叶表达感情,传递信息,每种树叶都代表不同的含义。
如男子用两片嫩叶加上等物,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女方有意则回赠草烟、芦子等,如表示拒绝则把两片树叶翻成背靠背送还给男方。住地相距较远的亲人如收到一条二指宽的剥皮牛肉就知道家中有人亡故等等。
扩展资料: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苗族的习俗 布依族“三月三”的民俗价值及文化特征布依族 ?三月三?是一个跨境的民俗圈,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两岸,即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二十多个县市,面积大约有四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以贵州望谟县的布依族?三月三?的表现最为浓重,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真实性可以达到?全城空巷,满城尽插枫香叶?,其品牌的美誉度得到周边各地的认可。
文化特征
民族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布依族文化的特点,是由本民族人世代传承的民俗事象。
布依族三月三对歌活动
社会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人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比如说制定村规民约的制度。
集体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是集体创造的结果,在民俗中流传,依靠集体的响应、丰富、发展而来的,并由集体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稳定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为布依人所共同遵守,并且成为约束其行为的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传承和发展中,又形成一定的规模。
变异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和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比如说经贸活动已经成为?三月三?的一项重要表现形式。
文化交融的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包含有孝道、感恩、和谐、欢乐、富贵、吉祥、团结、情爱等文化内涵。布依族群众认为,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你读多少的书,在 ?三月三?你必须回家扫墓;布依族有这样的民俗?三月三要起得早,六月六要坐得晚?,这天人们起得比那天都早,把花米饭做好后就烧香敬祖宗和自己家的恩人;?三月三?是?民族团结?节,各民族相互来往,不亦乐乎。
重要价值
布依族?三月三?的民俗价值:
民俗价值:? 三月三?反映了布依族最真实的生活文化状态,通过传承和发展布依族的?三月三?, 可真实还原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状态。
宗教价值: 布依族的原始宗教摩文化是?三月三?的'重要组成,反映了布依族从自然宗教向人文宗教过渡的演化情况,对研究人类宗教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价值: 布依族的?三月三?是布依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农耕文化色彩。
文学价值 :?三月三?是布依族最重要的对歌节之一,布依族的民间文学多是以歌的形式表述,不管是古歌还是山歌,甚至儿歌。
语言学价值: 如果说布依族摩文学和古歌是语言的基础,那么布依族的山歌就肩负着布依族语言在现代化进程的任务。因为布依族山歌通俗易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丰富和发展布依族语言的词汇量和语法。
社会学价值: 布依族?三月三?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对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布依族认为树是灵魂的象征,?三月三?植树造林可以告慰祖先,同时绿化了家园。
精神文明建设价值: 在少数民族民俗的活动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们不能忽视民俗活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经济价值: 古老的?三月三?融合了现代文明的活动,如经济活动,?三月三?不但成了文化品牌,也是经济品牌。在保护好望谟?三月三?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布依族民俗游和?三月三?的相关食品,特别是布依族五色花米饭。
;好了,今天关于“云南山歌歌词大全三月六”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云南山歌歌词大全三月六”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