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歌曲推荐 歌曲推荐
身在北京城_身在北京城,下一句
ysladmin 2024-05-07 人已围观
简介身在北京城_身在北京城,下一句 接下来,我将会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身在北京城的知识和见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开始探讨一下身在北京城的话题。1.北京德外马三儿背景2.明朝北京又称紫禁城,那时北京城有多大呢?3.明明已经
接下来,我将会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身在北京城的知识和见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开始探讨一下身在北京城的话题。
1.北京德外马三儿背景
2.明朝北京又称紫禁城,那时北京城有多大呢?
3.明明已经打进北京城,为何李自成会在瞬间兵败逃亡?
北京德外马三儿背景
京城最后一个顽主(盘点当年威震北京城八区的大哥们,“九龙一凤”是不是很耳熟?)这些都是北京城里知名的老炮儿,当然了,各片儿都还有自己的小老大,那江湖人物就多了去了,咱没法再细说了,聊到明年故事都讲不完。盘点当年威震北京城八区的大哥们,“九龙一凤”是不是很耳熟?杜崽儿杜云坡——北京黑道的教父,道上都称崽哥,在六十岁的那年在北京隐居消失了,从此不过问道上的事情。香港大公报曾经特意在头版为他做过专访。题目就是《老有上海滩今又北京城 一代枭雄杜崽杜云波统治京城黑道二十年》。他的“资历”:从七十年代,崇文、宣武分局不说,船板,炮局,功德林,八卦楼,王八楼,k字楼;天堂河,团河,清河都有过他的足迹。北京城把对方绑走敲断手脚他算先例。酱油三儿老人儿都知道,当年德外的酱油三儿,在鼓楼的马凯餐厅门口儿干了名噪一时的“三枪震马凯”事件。杜四儿这位爷...知道北京国安的杜文辉吧?他叔叔就是杜四儿,天桥一带比较有名的人物了,了解不是很多,只是听说过而已。崔志广这丰台人都应该知道了,丰台老大!当时找人围了丰台某商场,法制进行时看到他了哦。哈曾哈曾是名震北京的一个老炮儿,跟他齐名的就57年生人的燕侄,他也是名震北京的一顽主,2004年被判死刑。马三儿也是德外的,干得最有名的事儿就是把后来红极一时的摇滚女歌星罗琦的眼睛给扎瞎了,大家还记得罗琦么,前两年还参加了我是歌手,她的眼睛就是马三儿扎的。旱鸭子这也顶顶大名了,如雷贯耳,当年他高碑儿老大在虎坊桥纳的东方饭店和警察枪战,结果被当场击毙。狼银海这是我当时上学的时候,我认的一个哥哥的叔叔和他是哥们,据说是在三里河一带非常有名气。后来就不清楚了。小混蛋《血色浪漫》、《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电视、**里皆有此人的传说,当年叱咤京城的有名顽主之一,在此不赘述。边作军曾就读于北海中学,其父亲时任工业大学的药剂师,解放前是傅作义部队的上校军医,1967年,北京城各处的顽主崛起,当时边作君已在厂桥一带打出名气,随即和德胜门的周长利(小混蛋)走在一起,成为生死之交。上世纪80年代末,曾做过建材生意,现于厂桥经营一家棋牌室,到棋牌室玩儿的人都亲切地称他“老边头儿”。套句别人对他的形容:边作军面皮白净,消瘦干练,个子不高,除了眼神以外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即便已经六十多岁,模样也还算潇洒。邢德林老大被释放,手下开着一排豪华车来迎接,黑帮**中的场景竟然在石景山上演。大八戒小八戒小八戒貌似是在和平宾馆一带玩的不错,后来也是誉满京城,不是很了解。九龙一凤说道这10个人,顾名思义就是9个男的一个女的,一凤是“南城凤姐”,专干抢俄罗斯开往中国专列的事,真是AK47狂扫,当时很有名,后来被俄罗斯给扣了,现在就一个人还活着。还有王朔,这位爷对推动弘扬北京的老炮儿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也算是一文化老炮儿了!
明朝北京又称紫禁城,那时北京城有多大呢?
永乐元年,明朝的首都在今天中国南京。这座六朝古都自东汉时代起就被认为有王者之气。明太祖朱元璋将都城定在这里,并集中国两千年宫殿建筑之精华,建造了皇家宫殿。今天这座宫殿仅留下了这些遗址,但仍不失当年的气魄。
而此时的北京城在大明的版图上,还是朝廷的一个布政司,叫做北平。这里人烟稀少。朱棣11岁时被封为燕王,他和他的旧部们熟悉这里,对这个地方充满着感情。
永乐元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朱棣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宫。当君臣们相聚一堂时,一个叫李至刚的礼部尚书,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我以为北平这个地方,是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应该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设一个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为京都。永乐皇帝,当即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将北平升为北京,成为王朝第二个京都的一道圣旨昭告了天下。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而一座伟大宫殿将由此诞生。
刚刚登基不久的永乐皇帝,用这样一道圣旨昭示天下,表达自己治理天下的理念。
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处于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大极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反对他的建文帝旧臣的杀戮仍在继续。
杀了很多人以后,朱棣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询问身边的一位大臣茹常,我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了天地祖宗?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生死不明。尽管他按天子礼仪,给这位侄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被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经逃亡在外。这件事成为朱棣最大的一块心病。
之后有一天上朝时,朱棣差点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
此事之后,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恶梦。他或许更加强烈地开始怀念他的故地北京。
站在南京皇宫的遗迹中,我们不难想像,曾经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永乐皇帝,可能越来越不喜欢住在南京。他开始谋划将第一京都迁往北京的行动。
很快当年的5月份,在一次临朝时,他对大臣们说,北京是我旧时的封国。有国社国稷,将实施国都的礼治。然而皇上的建议,却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从那以后,朱棣谨慎了很多,他开始以迂回而秘密的方式,为迁都进行系统而缜密的准备。
公元1403年,由北平刚刚改称为北京的城市里,突然多了很多来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们得到朝廷的应允,迁至北京,即可获得五年免缴税赋的优待条件。这些人普遍比较富有,很快便在北京做起他们以往在南方所经营的生意。同时在北京的郊区,也多了很多农民开始垦荒种地,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开始了。
当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涌向北京时, 在距北京万里之遥的西北草原上,蒙古帖木儿大汗指挥的铁骑大军,已经向中原开拔。大明朝的北方又面临着威胁。
然而正当永乐皇帝,准备布防迎战时,帖木儿却突然在行军途中病故。一场大战消于无形。
公元1405年6月,东南风吹起的时候,郑和受永乐皇帝的派遣率一支船队作远洋航行。带着永乐皇帝,向世界展现大明国威的使命驶向茫茫的海洋。据说这次航行,也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公元1406年8月,当郑和的舰队浩荡行进时,南京皇宫里发生了一件让朱棣高兴的事。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是出于永乐皇帝本人的暗中授意,还是大臣们自己揣摩上意的结果。总之在这一天的朝堂上,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永乐皇帝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明明已经打进北京城,为何李自成会在瞬间兵败逃亡?
历史前沿
明清北京城也就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唯一继承首都地位的城市,集中国都城建设之大成。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告成”⑤,历时15年,正式定都北京。明代的北京城也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北墙南缩5里,南墙向南展出2里,成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重建了宫城和皇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修筑外城⑥,仅筑成南侧一面。至此,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基本规模
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今天北京明清的故宫,位于内城中部偏南地区,周长六里一十六步,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面积0.72平方千米,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宫城设置八门,南五门,即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端门、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改为神武门)。①宫城内压在中轴线上的有七座主要建筑物,以乾清门为分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即前朝后庭。前三殿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为皇极,清改为太和)、华盖殿(同上改为中极,清改为中和)、谨身殿(同上改为建极,清改为保和),后三殿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宫城周围有护城河,宽达52米,称为御河(清称筒子河)。清代紫禁城的建筑物多有重建,名称也有变迁,但基本上维持了明代的规模。
皇城在宫城之外,周长十八里有奇,缺其西南角,南北长2.75千米,东西宽2.5千米,面积6.87平方千米。东部为宫城,西部为西苑(元为西御苑),中部为太掖池(即元太液池,增开南海)。皇城有六门,“正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门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清改大明门为大清门,北安门为地安门。
内城即元大都城改建而成,周长45里,9门,东西长6.65千米,南北宽5.35千米,面积35.57平方千米。正南为正阳门(即前门),左崇文门,右宣武门;东之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之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之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
嘉靖时筑“重城,包京城之南,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门七,正南曰永定,南之左为左安,南之右为右安;东曰广渠,东之北曰东便;西曰广宁(清称广安),西之北曰西便”。今实测东西长7.95千米,南北宽3.1千米,面积24.49平方千米。内、外城面积合计为60.06平方千米,大于明初的南京城,在中国首都中,仅次于唐长安城、北魏洛阳城为第三大城。
街道格局
北京内外城的街道格局,以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最宽,为全城的主干道,大都呈东西、南北向,斜街较少,但内、外城也有差别。外城先形成市区,后筑城墙,街巷密集,许多街道都不端直。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也多以城门命名,如崇文门大街、长安大街、宣武门大街、西长安街、阜成门街、安定门大街、德胜门街等等。被各条大街分割的区域,又有许多街巷,根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统计,北京内、外城及附近郊区,共有街巷村1264条左右,其中胡同457条左右。比较而言,以正阳门里,皇城两边的中城地区街巷最为密集,达三百余条。这是由于中城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全城的中部,又接近皇城和紫禁城,人口自然稠密。
周围居民区
居民区仍以坊相称,坊下称铺,或称牌、铺。居民住宅就是典型的四合院。中城区(正阳门里,皇城两边)有9坊,68铺;东城区(崇文门里,街东往北,至城墙并东关外)有5坊,朝阳、东直关外,郑村霸,37牌,199坊;西城区(宣武门里,街西往北,至城墙并西关外)有4坊,河漕西,朝天宫西,阜成、西直关外,20牌,101铺;南城区(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外,新城内外)有8坊,49牌,247铺;北城区(北安门至安定、德胜门里并北关外)有7坊,安定、德胜关外,90铺。全城及附近郊区共有33坊,106牌,705铺。以北安门街和棋盘街(正阳门里)为界,以西属宛平县管辖,以东属大兴县管辖。西城全属宛平,东城全属大兴,中、北、南三城两县分治。其中宛平县有坊13,胡同312条。由此可见,明代北京城西部坊少胡同多,东部恰好相反,坊多胡同少。
明代北京城除设置二县外,还设置与二县地位相当的五城兵马司,名为专理“刑名盗贼”,实际上其行政职能已接近今天的市政机构。中城兵马司在仁寿坊(东安门外东北),东城兵马司在思城坊(东安门外东南),南城兵马司在城外正阳街,西城兵马司在咸宜坊(西安门外西南),北城兵马司在教忠坊(北安门外东北)。
清代时北京的坊、街、巷、胡同多有变迁和易名,但大体沿袭明代规模。其管理除仍置宛平、大兴二县外,则划归八旗驻防。正黄旗居德胜门内,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分为左右二翼。
繁荣经济
北京的市场沿街道布设,但形成几个主要的市场区。明初的市主要集中在皇城四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钟鼓楼,以及朝阳、安定、西直、阜成、宣武门附近。因为明初为了招商,在上述城门附近修建了民房、店房,称作“廊房”。从廊房的分布可知,商业市场区主要在城的西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区不断增多,而且地区分布也有变迁。最主要的有正阳门里棋盘街、灯市、城隍庙市、内市和崇文门一带的市场十分繁荣。大明门(皇城南门,清改为大清门)前棋盘街,“百货云集”,由于“府部对列街之左右”,“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一派热闹景象。这显然是位置居中,又接近皇城、宫城和政府军、政机关,来往人多,商业自然繁荣。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崇文街西,互二里许。南北两廛,凡珠玉宝器以逮日用微物,无不悉具。衢中列市棋置,数行相对,俱高楼……市自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始罢”。在开市之日,“货随队分,人不得顾,车不能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也是热闹异常。清代的“灯市在东华门崇文街,今亦在琉璃厂”,可见,明清两代的灯市也在不断变迁,并非固定在一个地方。东华门外的灯市,今名灯市口(东西向街),琉璃厂在外城,也是一条东西街。以上所说的东华门,应为东安门,因为东安门外才是王府街。城隍庙市在西城西南隅,即今复兴门里以北,“月朔望,念五日,东弼教坊,西逮庙西墀庑,列肆三里。图籍之旧古今,彝鼎之曰商周,匜镜之曰秦汉,书画之曰唐宋,珠宝、象、玉、珍错、绫锦之曰滇、粤、闽、楚、吴、越者集。”证明这里是明清北京城的古董市场,规模宏大,生意兴隆。内市是皇亲贵族购物的市场,位于“禁城(紫禁城)之左(东),过光禄寺(东安门内街北)入内门,自御马监以至西海子一带,皆是。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三日,俱设场贸易”。也就是说,内市在东安门里,每月有三天的交易时间,多为高档商品,有貂皮、狐皮、平机布、棉花、酒、宝石、金珠、药材、犀象等②。崇文门为里城南墙东边城门,为北京诸城门中征税最多的一处。尤其是万历初年规定,凡进城货物一律“赴崇文门并纳正条船三税”,使崇文门一带也形成一个繁华的市场区③。明清两代,运河进城也只有崇文门一线,水路交通方便,商业自然繁荣。清代时崇文门额征正税银94483两,为各个额征点之冠④,就是典型例证。
西苑位于西华门之外,也就是元代的西御园。“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自金盛时,即有西苑太液池之称。名迹如琼华岛广寒殿诸胜,历元迄明,苑池之利相沿弗改,然以供游憩而已。”也就是说,西苑是皇帝游乐的场所,殿亭楼阁与太液池交相辉映,景色壮丽。清代进一步开发,并成为皇帝召见王公大臣和接见外宾的地方,像敦叙殿、涵元殿、瀛台、紫光阁等都成为皇帝休息和进行国事活动的场所。太液池也就是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南海为明代所开凿。今天北海已经分出,中南海也就是国务院所在地,新华门即南海的宝月楼。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接李自成入城。同日,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大明灭亡。李自成虽然进入了北京城,但留给他消化战果的时间并不多,因为在李自成入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清就席卷了整个中原。
李自成入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瓦解大明剩余战力。为此,他不遗余力地招揽吴三桂,可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打定主意要跟着大清混,所以对李自成始终是爱搭不理。最终,双方展开激烈厮杀。
就在李自成与吴三桂激战的时候,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军赶到,与吴三桂联手击溃了李自成。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城称帝,斩杀吴三桂家眷;四月三十日,李自成弃守北京城,逃往西安。
李自成为什么表现得这么差?一个原因是李自成打不过大清与吴三桂的联军;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北京城是故明的主场,周围没有哪个势力与李自成友善,所以李自成并没有出全力。
在与大清和吴三桂联军激战的过程中,李自成还要防范左良玉的突袭,所以在荆襄地区预留了十万人左右的军队。除此之外,李自成几乎是一步一防,在北京城附近并没有太多兵力。
左良玉虽然没有出兵攻打李自成,但他对李自成的牵制力却强得惊人。其他不如左良玉的军事集团,同样也在不断分散李自成的注意力。
而大清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多尔衮已经与吴三桂联手,吴三桂甚至亲自充当大清的先头部队,想抢先一步收拾李自成,混到一些功劳和筹码。
在这样的环境中,李自成根本放不开手脚,于是只能匆忙放弃北京城,回到自己的老巢休养生息,以图再战。
对于这件事,我们不应该嘲笑李自成水平差,更不应该嘲笑李自成胆量小。换位思考一番,如果大清也要像李自成这样一步一岗地布防,那么多尔衮在跟李自成直接交手时,自然也要小心万分。
如果故明势力采取中立态度,那么无论是多尔衮还是李自成,必然会小心翼翼地防范周围,避免在战争激烈的时候,被身边的渔翁占了便宜。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多尔衮和李自成不防范周边而大打出手,李自成也很难取胜。因为与大清相比,大顺实在是差得太多了。
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的经营,他们在长城以北相关地区的影响力早已是根深蒂固。依托于这样一块稳固的大后方,大清自然敢于把军事主力投入到距离不算太远的北京战场。
而李自成呢?一年多以前他都还只是流寇,也就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才开始慢慢筹建根据地,在这一带的统治基础极为薄弱。
在这种背景下,李自成面对信心满满的多尔衮,肯定也不敢把自己的筹码全部拿出来豪赌,因为他没有底气。
我们还必须正视一个问题:故明实力派对于李自成普遍采取敌视态度,这才给了大清可乘之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了李自成被打得一败再败、一退再退。
在吴三桂放大清入关的时候,故明实力派的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民族意识。最具代表性的史可法等人,更是没完没了地高呼?联虏灭寇?。
如果李自成胆敢与多尔衮豪赌一把,那么故明实力派就会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或许不敢出兵帮助多尔衮攻打李自成,但肯定能有一万种方法,让李自成的后院失火。要知道,当时的李自成还在北京附近,地头蛇想给他找麻烦,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综上所述,李自成在一场大败之后立刻选择大举西撤,实在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
实际上,早在大清入关之前,洪承畴就有过断言,李自成绝不敢在北京城附近与我军决战,我们现在应该尽快入关,用最果断的方式重创这一强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大清利益不受损。
况流寇初起时,遇弱则战,遇强则遁。今得京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一理闻我军至,必焚其宫殿府库,遁而西行。贼之骡马不下三十余万,昼夜兼程,可二三百里,及我兵抵京,贼已远去。财物悉空,逆恶不得除,士卒无所获,亦大可惜也。今天宜计道里,限时日,辎重在后、精兵在前,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外,疾行而前。?李治亭?《吴三桂大传》
史书从成王败寇的角度来分析,因为李自成败了,所以提起李自成,总说他腐败、骄傲。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或许有教育意义,却绝不是一个真实的李自成所该有的形象。
李自成到底做了什么事,要遭受如此多的歧视呢?这要从李自成大顺政权的兴起历程开始说。
李自成是造反起家,对于这类人而言,游击战术是深入骨髓刻入灵魂的,不需要什么老师就能无师自通。
游击战术对于弱小一方而言,是保命的不二法宝,但对于官军来说,就是一帮完全无法沟通的异类。
当他们缺衣少吃的时候,自然会出来抢一把,要是官军能抓到他们的主力,就有机会重创他们。比较典型的就是崇祯十一年,洪承畴和孙传庭联手,直接把李自成打得钻进山里躲了起来。
到后来,李自成已经成了气候,当面与官军硬碰硬也丝毫不落下风,逐渐有了几分枭雄的气质。
可李自成似乎还没有适应这种转变,依然是一副流寇做派:走到哪抢到哪,走到哪杀到哪,完全没有什么改观。
这种人绝不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喜欢,也不可能赢得既得利益集团的真心拥护。
此时此刻,故明势力已经在江南建立了南明政权,张献忠依然控制着西南大部分地区,东北和中原地区则由大清掌控。
对于李自成而言,只有西北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李自成当机立断,这个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不愧是枭雄,到手的北京城说舍就舍。
这时候想退,实在是有些晚了。在这个万事不顺的时候,不但既得利益集团不拥护他,就连他原本的手下也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就在李自成退出北京城的时候,大顺政权曾经控制的地区都纷纷开始?拨乱反正?。
于是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李自成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从一个有希望定鼎天下的枭雄,沦为一个影响力及其有限的地方割据势力。
李自成从进入北京城到风雨飘摇,只经过了一年时间。
很多人在分析李自成成败的时候,总喜欢从主观原因上找答案,似乎只要李自成脾气好一点,只要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争气一点,大顺政权就不至于这么快崩溃。毕竟他已经占据了北京城,似乎取代大明已是指日可待了。
可实际上,这种分析往往忽略了客观原因,重新落入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套路中。
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过是成王败寇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因为胜利者总是得民心的,失败者总是不得民心的,这是典型的以结果推过程,忽略了历史客观环境中的局限性。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身在北京城”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